笔者在前面一些文章中分享过关于语言(文字)与思维的关系,表达了倾向于语言是思维的基础的观点,若不存在语言(文字),思维也将没有载体。一个举过的例子就是假设安徒生从来没接触过文字,也不会说话,那他还能想象出那么多童话故事吗?

但是,一篇来自 MIT 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杂志的文章:《语言主要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不是思维工具》(《Language is primarily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rather than thought》)提出了一个可以颠覆整个大语言模型研究的观点:

“人类大脑生成和解析语言的神经网络并不负责形式化推理,并且提出推理并不需要语言作为媒介。”

如果这项研究被坐实,我们或许就可以解答为什么GPT5迟迟憋不出来、以及为什么用语言以外的数据训练GPT-4能让它变得更聪明的问题。难道整个研究方向早就走上了歪路了么?还是说真的如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言:追捧 ChatGPT 是浪费资源。大语言模型通向AGI的路线完全错了?

这件事笔者还得从根上,也就是人类大脑和语言的关系讲起。


心理学的观点

语言是人类智能的一个决定性特征,但是它到底在人类智能中扮演着怎样的作用,或多或少一直存在争议,各个学科之间也有很大的认知差异,山头林立。以心理学界对语言的四种看法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思维和语言之间的争论。

语言大于思维

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

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思维等于语言。有学者提出,当人进行思考活动时,发音器官肌肉会同步表现出类似说话时的收缩变化,并认为这种联动证明了二者本质上是同一件事。

这个学派的开创者之一: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 B Watson),就是那个拿着毛绒玩具吓唬小孩的小艾伯特实验的设计者,他坚信思维与自言自语之间没有丝毫不同。他把思维完全看成是无声的语言,只是因为这时身体的活动是隐蔽而微弱的,所以通过常用的方法难以观察。

后来的新行为主义者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Skinner B F)也采取了类似的立场。他认为思维是无声的、隐蔽的、微弱的言语行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与这些行为主义学者立场类似的是“语言决定思维”论,又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能够决定母语者的思维,语言不仅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思考方式。

对于用某个单词表示的某个事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看待现实世界的方式之所以不同正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

上述两点,我们可以粗略地总结为:语言大于思维。而与之相对的,是思维大于语言的理论。

思维大于语言

思维决定语言的观点称得上是历史悠久,可以一路追溯到2500年前,当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思维范畴决定语言范畴,不少西方心理学家继承了这一观点。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认知阶段论的提出者让·皮亚杰(Piaget,J)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认为:从语言和思维发生的起源来看,不能把语言当成是逻辑的起源,因为逻辑运算的起源要比语言深远得多,而且发生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