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个项目,是为某医院的精神科开发一个精神疾病辅助诊断的对话机器人。因为我比较喜欢心理学,于是今天(2024.09.23)就去医院体验了精神疾病医生诊断的一天。
中午刚到时,就给我安排了一身白大褂,也算难得的体验,诊断的医生是业内一流的医生,我很期待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沟通流程。
然而,整个流程从下午一点开始,持续了七个小时,大概诊断了四十位左右的患者(上午我没来,不知道有没有诊断),中间没有上过一次卫生间,没有吃晚饭,甚至都没起身,我和医生都是。并且,我还有点失望。
和我想象中不同的是,是我误解了精神疾病这个词,将其与当下流行的抑郁症划了等号,但实际上还有:双相情感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偏执型精神病、妄想症、脑炎后遗症等,而抑郁症患者(常见于网络上对职业和学业而产生的抑郁症患者)其实并不多见。
其次,精神疾病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并不一样,我一开始以为一下午或许只有个位数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去挖掘患者潜意识里的病因。然而,医生不是咨询师,他们更多是针对性开药,加上患者那么多,真的只能“速战速决”。
再者,抑郁症方面确实更多的是年轻人,而年老者更多是其余病症,今天见到最小患者是18岁,最大患者是70岁。
而让我失望的是,医生并没有让我感觉到有很高的“同理心”,但转念一想,一是患者多,二是医生或许也不想过多代入太多感情,这或许是咨询师的责任,然而我还是会觉得,由于对象是精神疾病患者,几乎都是脆弱而敏感的,因为该医生并不容易排到号,当医生透露一种没有同理心的表述时,我能从很多患者离开的行为中,感觉到了他们的失望。
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22岁的女孩,重度抑郁症,拒绝吃药,她不断地表达着自己已经痊愈,并看透了很多人性,她在说话时会突然大哭,然后会写一些文字,我能感觉到她非常需要被认可和分享,她给医生看了她写的多篇文字,我看了第一篇,题为《人性是一面镜子》,内容其实很大道理,能依旧感觉到稚嫩。诊断完之后,她依然会在其余患者的诊断中不断的闯入,充满了倾诉欲,表达欲,然而医生确实真的忙,就连文字都是匆匆几眼,最后就是她失望的离开了。
第二位也是年轻的女孩,但是她在生活中被排挤和歧视,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容貌焦虑症,在她的生活中,一旦出门就会时常在耳边传来“你很丑”的声音,自我描述非常真实,不像存在于脑海中,她的自卑以至于达到了自残行为,并一度强调想要去整容。
这只是普通的一天,或许在医生眼里并不特殊,但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却是一个个家庭的苦难。人生自然不公平,家境、外貌、健康,处处都不相同,一些生物学上的随机现象可能导致了重大的隐患。或许后天可以弥补甚至逆转一些方面,但大部分的先天造成的直接影响会更显著和永久。
我们该怎么面对这些患者?很多患者是无法理解一些心理学上的意见表述,他们对于爱意和细节的表达是非常敏感的,他们需要的是包容性和理解,包容性和理解从一个社会到一个体都是其文明素质发展的标志,所以无论是咨询师还是医生,应以尽可能的同理心去表述,因为很有可能这名患者只信赖你。
然而一切向内求乃真正健康的方式,从陪伴到独立,这是一个引导过程。我从不反感 AI 以真人形式走进我们的社会,赋予他们意识、心智、情感,这其中我希望做到的就是,让这些 AI 陪伴人类的孤独,治愈人类的伤痛。
最根本的方式,是医学的进步能够及早预防,或者在出生前诊断并治愈。
行为和言辞,是治愈❤️🩹,也或许是匕首。我很喜欢那些轻轻的动作和缓慢的表述,感到非常的舒心、温柔和安宁,似乎那个人注重我们之间的细节,并且在认真思考我们的对话,这真的是一种无法衡量的支持。
无论我们面对的是谁,我都希望保持善心和真诚,用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言辞去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