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忙碌的一学期,以至于在回过去翻看这近半年的生活碎片,竟找不出合适的照片能够丰富一下记录。课程、项目、网站、科研、考试、开会,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内容,确实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
在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并行考虑似乎才能各有进度,而每一样事情随着深入就会慢慢沿着躯干生长出枝叶,于是陷入一个又一个漩涡,加之习惯性的并行做事,在切换的时候都需要加载一段之前做的东西的内容,导致无实质性进展的时间在不断的流逝。
在看上去差不多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的时候,就像我无法忍受五六七八根数据线相互的缠绕,终于找了个时间静下来尝试慢慢解开这个麻烦,把所有事情都写下来,按照重要程度、完成时间、复杂程度排列。就这样按照计划,结果就是渐渐的,事情却在被一件一件的进行,慢慢的,事情在被一件一件的完成。
原来其实大多数看似复杂的事情,最佳的开始是平静的坐下来接受发生的一切,一件一件安排,然后就简单的开始,不需要太快,慢慢的进行。完成后会惊喜的发现,这可能是一种更快的方式。
忽然意识到,就像我在为什么要研究人格? 介绍的那样,其实万物都是由基本单位的构成,所有的连续皆是离散的组合,所有的信息皆是01的组合,所有的生命皆是原子的组合,同样,在GPT-4 是否产生了意识 中,也提到了 GPT-4 的“智慧”来源于无数个神经元产生的群体智能,那么,所有的复杂事情其实是有限个简单事情所构成的。原来自己早就明白的道理,却迟迟在生活中活成了纸上谈兵。
刚好就想了更多,只是简单的慢慢做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始之前的开始,如果思绪丰富一些,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在百无聊赖,或者是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总会思考做眼前这些的意义:为什么?怎么办?意义在哪?会一直这样吗?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会一直这样。因为无可避免的是我们的生活被社会裹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就是你大概率的价值观。但是从另一种角度看,没有人能裹挟你,因为大脑在你自己的躯体中,没人能改变。
我认为在提出上述疑问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因为”,而不是“为什么”。也就是说,思考到了“为什么”,就要思考到“因为”。这些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伟大的问题结论总是悖论,生命可能就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些问题一定有自己的“因为”。为什么这样做,因为…
也就是说,开始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告诉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只要有因为,不管一生是手不释卷,还是荒诞度日,其实都一样。
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去思考因为,他们和当前社会的固有规则是一样的,认为到了一个时间节点就已经自动接收到了任务,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用主观逻辑思考这一点,通常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周边也是相同行为的人,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因为不一致的行为便会导致远离。不可否认一部分人会因为此成功,但若没有此种思维,成功之后的生活也有对应的烦恼,每个节点都一样的。
最终我们获得的一切,一定是匹配自己思维、性格和能力的。可怕的不是选择了什么,可怕的是直到生命尽头,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
所以,思考“因为”,然后平静的接受一切发生,简单的安排眼前事情,慢慢的开始进行,一切终会按照最好的方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