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 中,笔者介绍了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ToM)。那么心盲理论是西蒙·拜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在1990年最初提出的理论,解释自闭症患者缺乏 ToM 或发展迟缓,意味着他们无法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
根据该理论,缺乏 ToM 被认为等同于缺乏认知和情感共情。 自闭症患者的心盲,理论上被认为是缺乏 ToM,意味着无法预测行为和归因于心理状态,包括他人的信念、欲望、情绪或意图。心盲理论断言,在这方面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会发展成自闭症。
但是自从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闭症的异质性以及许多经典心理研究理论的重复失败以来,心盲理论一直被科学界普遍拒绝。
心盲理论被定义为 ToM 尚未在个人中发展的状态。根据该理论,神经正常的人可以在考虑到人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欲望和信仰的情况下对事件做出自动解释。因此,缺乏 ToM 的人会以一种令人困惑和恐惧的方式看待世界,从而导致在社交中处于退缩。该理论基于生物学与自闭症行为相关的假设,因此预计发育迟缓或缺乏 ToM 会导致额外的精神并发症。
心盲,缺乏 ToM,后来被理论化为等同于缺乏共情,尽管后续发表的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当大的重叠但不完全等同。经验表明,处理复杂的认知情绪比处理简单的情绪更困难。此外,当时存在的证据表明,自闭症与儿童时期社会联系和依恋的失败无关。这被解释为表明情绪是社会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心理(mentalizing)是分开的。
为了从经验上解释自闭症患者避免目光接触的倾向,1995 年提出了一个假说,称为“心盲假说”,该假说指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无法理解眼睛本身的一些重要事物”。该假设通过参与者在错误信念任务(False-belief task)和检测注视转移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测试。在道德失明假设研究中,存在一些证据支持这一假设。当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用这个假设来概括解释面部处理困难和情感敏感性,以及自闭症的共同特征。 2001 年,有人提出心盲理论假说可以解释更严重的自闭症症状,包括社交退缩和社交技能缺陷。凭借良好的鲁棒性,研究发现心智化任务的较低表现与自闭症相关,这表明心智化理论是自闭症的有效解释模型,特别是对于社交技能缺陷。然而,当时普遍不清楚的心智化生理基础限制了对相关性的更广泛理解。1996 年出版的《心智理论》主张支持心盲理论假说,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其概括。
自闭症是一种由心智缺陷理论、遗传学、神经异常或心盲理论所暗示的“理解失败”所支持的同质病症的假设受到了质疑。这与异质性自闭症形成鲜明对比。现在有大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自闭症的异质性,并且普遍的科学共识认为这与最初的心盲理论假说相反,尽管存在一些异质性不相容的分歧。
最初的心盲理论假说的作者 Simon Baron-Cohen 后来发表了**共情-系统化理论(empathising–systemising theory)**的基础研究,该研究断言自闭症中存在神经性别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仅仅归因于社会化。
2012 年发展起来的双重共情问题是一种与心盲理论假说相对立的理论,该假说认为自闭症患者存在的社交和沟通困难是由于**自闭症患者和神经正常的人之间相互缺乏理解和沟通方式的双向差异,而不是像心盲理论这样的不对称理论。**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双重共情问题。一个可能的经验支持解释是,自闭症患者和神经正常的人之间相互缺乏理解是因为“我们根据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经验建立的模型来解释他人的行为”。